Post by newsboy on Jan 12, 2014 18:44:19 GMT -8
環保運動欠深度反思
新年伊始,也試為香港的環保運動來個回顧和敬禮。
本地環保團體近年迸發出很大能量,只要把時鐘撥回九七前,便能看出端倪──那時環保新聞雖談不上「稀有品種」,但也決不會天天上報。然而,就以去年為例,本地報章雜誌刊登含「環保」二字的訊息多達三萬三千四百三十則,平均每日九十一則。論數量,公眾能唸出的環團名字十隻手指數得完,遠少於社福團體,但論傳媒曝光,卻有過之而無不及。還看巷尾街頭,連賣菜阿嬸都說「唔使膠袋,好環保喎」,小朋友則嚷「唔做大鬼」。今時今日,沒人會再妄言否定環保,但是從「坐言」到「起行」尚有鴻溝。有心有力的環保團體好應該成為推進器,驅動箇中進程。
缺乏策略難專業化
來個快速倒帶,可以看到一九六八年創立的長春社,它是香港環保運動第一座的推進器,之後香港地球之友和世界自然基金會(香港分會)相繼在一九八三和八四年登場。它們都是香港綠運的先行者,貢獻毋庸置疑。然而,當年幾個環團主要面向本地洋人及華人精英,若以動員本地群眾的能力來評價,都不及格。及至綠色力量在一九八八年成立,被期許為在本地綠色運動的開端。
此後,香港環團開始走出「全能足球員」般的角色設定,區分定位,針對不同的區隔市場。以地方為本位的有綠色大嶼山(一九八九年)、坪洲綠衡者(一九九一年)、大埔環保會(一九九七年,現環保協進會);關心特定議題和對象的包括:爭氣行動(一九九七年)、香港海豚保育學會(二○○三年)、健康空氣行動(二○○九年),及綠色學生聯會(一九九三年,現綠領行動)。至於環保觸覺則猶在轉變中,暫時難以分類。值得一提的是,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一九九六年落戶香港,為本地綠色運動注入國際經驗和策略章法,培養出不少精英。然而,綠色和平「心繫家國」,把中國視為最終戰場,對一些香港項目缺乏長遠經營。
在不同的年代中,環保團體都大抵發揮了階段性作用,但在邁向專業化的路途上,不少團體仍然交不出成績,組織上欠缺管理流程和策略,探索污染根源缺乏深度反思。數年前辦過綠色讀書會,有搞手就問:為甚麼在文思慧的《香港綠色難產》後,我們再沒有深刻的綠運反省?前陣子一位元老級的環保前輩打電話來,痛斥綠色組織欠缺獨立思考,如同「喪屍」!
保持清醒回應挑戰
把反省轉化為具體的思考命題,可以是:
現在組織的運作模式和策略定位,能回應(至少)十年後的環境挑戰嗎?舉例說,隨粵港人流物流急速匯合,區域污染的壓力勢將有增無減,我們沿用針對香港政府和立法會的運動手法,能獨善其身嗎?
以「廢物處理」和「汽車廢氣」等傳統分類方法對應污染問題,是跟問題尾巴走的治標手段。如何正本清源,走出見樹不見林的困窘,處理污染背後的結構性問題?
「土地正義」、「綠色消費」、「綠色金融」、「區域環保」可以是未來的策略方向嗎?
環團的機構願景和使命是甚麼?過去實踐了多少?董事局和管理層老化了嗎?有沒有愈來愈像既得利益者?
在環團裏工作的你,仍有激情嗎?抑或只是像那位元老級前輩所言,只是為機構生存而上班下班的「喪屍」?
對於這些問題,我們都需要更多思考,而它們已經為環保運動帶來隱憂和威脅了。單談團體組織,或許圈內人亦未必知道在過去數十年的綠運中,有太多友團經歷過八級地震般的人事及組織震盪。如果要抽出箇中關鍵,包括家長式一言堂的管理、個人崇拜、董事局管治失效等,都在削弱綠色團體的健康發展。
行文之初,不是說環團的能量愈來愈大嗎?怎麼似乎愈寫愈不濟?請別誤會,我並非要挑機鬧事,倒是致敬之餘,對大家還有更大的期許。尤其在當下的政治亂局中,必須時刻保持清醒,並且不忘深刻反思,方能走更遠的路。畢竟,我們都是靠公眾捐獻來維持發展的機構,有責任認真做好工作。這是嚴人,也是律己。
走累了,是時候跟我心存感激的機構和同事暫別,也告別寫了十年的《綠色論壇》。後會有期!
朱漢強香港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經理
新年伊始,也試為香港的環保運動來個回顧和敬禮。
本地環保團體近年迸發出很大能量,只要把時鐘撥回九七前,便能看出端倪──那時環保新聞雖談不上「稀有品種」,但也決不會天天上報。然而,就以去年為例,本地報章雜誌刊登含「環保」二字的訊息多達三萬三千四百三十則,平均每日九十一則。論數量,公眾能唸出的環團名字十隻手指數得完,遠少於社福團體,但論傳媒曝光,卻有過之而無不及。還看巷尾街頭,連賣菜阿嬸都說「唔使膠袋,好環保喎」,小朋友則嚷「唔做大鬼」。今時今日,沒人會再妄言否定環保,但是從「坐言」到「起行」尚有鴻溝。有心有力的環保團體好應該成為推進器,驅動箇中進程。
缺乏策略難專業化
來個快速倒帶,可以看到一九六八年創立的長春社,它是香港環保運動第一座的推進器,之後香港地球之友和世界自然基金會(香港分會)相繼在一九八三和八四年登場。它們都是香港綠運的先行者,貢獻毋庸置疑。然而,當年幾個環團主要面向本地洋人及華人精英,若以動員本地群眾的能力來評價,都不及格。及至綠色力量在一九八八年成立,被期許為在本地綠色運動的開端。
此後,香港環團開始走出「全能足球員」般的角色設定,區分定位,針對不同的區隔市場。以地方為本位的有綠色大嶼山(一九八九年)、坪洲綠衡者(一九九一年)、大埔環保會(一九九七年,現環保協進會);關心特定議題和對象的包括:爭氣行動(一九九七年)、香港海豚保育學會(二○○三年)、健康空氣行動(二○○九年),及綠色學生聯會(一九九三年,現綠領行動)。至於環保觸覺則猶在轉變中,暫時難以分類。值得一提的是,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一九九六年落戶香港,為本地綠色運動注入國際經驗和策略章法,培養出不少精英。然而,綠色和平「心繫家國」,把中國視為最終戰場,對一些香港項目缺乏長遠經營。
在不同的年代中,環保團體都大抵發揮了階段性作用,但在邁向專業化的路途上,不少團體仍然交不出成績,組織上欠缺管理流程和策略,探索污染根源缺乏深度反思。數年前辦過綠色讀書會,有搞手就問:為甚麼在文思慧的《香港綠色難產》後,我們再沒有深刻的綠運反省?前陣子一位元老級的環保前輩打電話來,痛斥綠色組織欠缺獨立思考,如同「喪屍」!
保持清醒回應挑戰
把反省轉化為具體的思考命題,可以是:
現在組織的運作模式和策略定位,能回應(至少)十年後的環境挑戰嗎?舉例說,隨粵港人流物流急速匯合,區域污染的壓力勢將有增無減,我們沿用針對香港政府和立法會的運動手法,能獨善其身嗎?
以「廢物處理」和「汽車廢氣」等傳統分類方法對應污染問題,是跟問題尾巴走的治標手段。如何正本清源,走出見樹不見林的困窘,處理污染背後的結構性問題?
「土地正義」、「綠色消費」、「綠色金融」、「區域環保」可以是未來的策略方向嗎?
環團的機構願景和使命是甚麼?過去實踐了多少?董事局和管理層老化了嗎?有沒有愈來愈像既得利益者?
在環團裏工作的你,仍有激情嗎?抑或只是像那位元老級前輩所言,只是為機構生存而上班下班的「喪屍」?
對於這些問題,我們都需要更多思考,而它們已經為環保運動帶來隱憂和威脅了。單談團體組織,或許圈內人亦未必知道在過去數十年的綠運中,有太多友團經歷過八級地震般的人事及組織震盪。如果要抽出箇中關鍵,包括家長式一言堂的管理、個人崇拜、董事局管治失效等,都在削弱綠色團體的健康發展。
行文之初,不是說環團的能量愈來愈大嗎?怎麼似乎愈寫愈不濟?請別誤會,我並非要挑機鬧事,倒是致敬之餘,對大家還有更大的期許。尤其在當下的政治亂局中,必須時刻保持清醒,並且不忘深刻反思,方能走更遠的路。畢竟,我們都是靠公眾捐獻來維持發展的機構,有責任認真做好工作。這是嚴人,也是律己。
走累了,是時候跟我心存感激的機構和同事暫別,也告別寫了十年的《綠色論壇》。後會有期!
朱漢強香港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經理